云端共研新课程,聚力赋能综合实践
——乐清市赵晓阳名师工作室第八次活动纪要
为深入理解《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精神,精准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新课程、新教材”的内涵与实施路径,2025年9月15日至16日,乐清市赵晓阳初中综合实践名师工作室全体学员齐聚“研直播”平台,在线参加了2025年浙江省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新课程·新教材”专题研训活动,开启了工作室第八次活动的深度学习之旅。
高位引领,明晰课程方向
本次省级研训活动汇聚了省内外专家智慧与一线优秀实践案例。深圳大学李臣教授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时代新挑战和实践新突破》为题,高屋建瓴地剖析了课程面临的挑战与突破方向。省教研员方凌雁老师则在总结中强调了“研究性实践”对于课程再构的核心价值,为浙江综合实践课程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路径。这些前沿理论为工作室学员廓清了迷雾,坚定了以综合实践课程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信念。
案例浸润,启迪教学智慧
在为期一天半的网络研训中,学员们重点聆听了多场紧扣实践的主题分享。从萧山区市心小学的学校顶层设计,到德清县雷甸镇初中的“三维锚点”实施方案规划;从温州市瓯海区潘桥中学的学期计划研制,到嘉兴市秀城实验教育集团陶轶敏校长分享的工程与技术实践融合策略……一个个鲜活案例展示了课程从规划到落地的完整链条。特别是工程教育“从加法到乘法”的观念刷新、低门槛融入模式以及教师向“项目经理”的角色转型等实操策略,为学员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工具箱。
内化反思,凝聚前行力量
研训结束后,工作室学员们结合自身教学实际,积极撰写了学习心得。刘婷婷老师反思了过往教学中“重形式轻实效”的问题,计划开发聚焦本土资源的项目群;陈淑创老师认识到新教材的“动态特性”与教师作为“学习合伙人”的新角色;吴正峰老师对工程与技术实践的融入有了系统的方法论;赵海龙老师则从顶层设计和三维锚点中找到了课程系统化实施的信心。大家普遍认为,此次研训是一次深刻的理念洗礼,推动教学思维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从“活动组织”向“课程育人”转变。
本次第八次工作室活动虽在云端进行,但学习密度高、内容实、启发大。它有效提升了工作室学员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解深度与实施能力,为后续在课堂中有效落实新课程理念、探索PBL教学模式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学员们纷纷表示,将把研训所得转化为教学行为,在新课程的道路上大胆实践,共同点亮学生综合素养成长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