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共读,寻教育幸福

——乐清市吴丹名班主任工作室第十次活动暨读书分享会

金风送爽,墨香致远。为深化教师专业成长,筑牢教育初心,近日,乐清市吴丹名班主任工作室“秋日共读·守望幸福”读书分享会如期举行。工作室全体教师齐聚一堂,以书为桥,共探“教师幸福”的密码。本次分享会聚焦陶继新老师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旨在通过思想的碰撞与经验的交流,助力教师在教育征途上沉淀心态、收获幸福。

一、分享时刻:在书中遇见“幸福答案”

分享伊始,南品丹老师作为主讲人,结合自身教育经历展开交流。“欲求教书好,先做读书人”,她以书中这句箴言开篇,坦言曾在教育路上陷入迷茫:“身为教师,我的幸福究竟在哪里?”正是前辈推荐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为她点亮了方向。

她谈到,陶老师在书中从教师生命成长、幸福人生经营、孔子精神世界等维度,拆解了“幸福良方”。尤其那句“文化一旦在心灵安顿之后,就成为了一生幸福的储蓄”,让她深刻领悟到“文化存款”的真谛——即通过阅读经典沉淀自我,方能抵达教育的高境。陶老师以教育记者的见闻印证“读书破万卷,教学如有神”,更让她坚信:摒弃浮躁、静心读书,是教师成长与幸福的核心路径。

结合书本与实践,她提炼出“做幸福教师”的四大要点:以感恩之心对待学生的真情,以宽容之怀接纳学生的成长,以情趣之课堂激活教学活力,以无私之爱温暖学生心灵。“幸福从不是被动获得,而是用心营造的心态与体验。”她的分享引发了在场教师的强烈共鸣。

二、导师寄语:以共读之力,赴幸福之约

吴丹老师:各位老师,今天的分享让我看到了大家对教育的思考与热忱。秋日共读,本就是一场与成长的相遇,而《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恰是最契合的“媒介”。

陶老师强调的“阅读经典”,本质上是在提醒我们:教育者的幸福,源于自身的“精神富足”。工作室之所以坚持读书分享,正是希望大家能在碎片化的日常中,守住一方书桌、沉淀一颗匠心。刚才提到的感恩、宽容、爱与课堂情趣,其实都是“精神富足”的外化——当我们以经典武装头脑,以初心对待学生,幸福便会藏在课堂的互动里、学生的笑容中、自我的成长中。

希望大家以此次共读为新起点,把书中智慧转化为教育实践,让工作室成为“共读、共思、共成长”的幸福家园。

三、分享结果:心有所悟,行有所向

本次读书分享会在热烈的交流中落下帷幕。老师们纷纷表示,通过主讲人的解读与导师的点拨,对“教师幸福”有了更具体的认知:幸福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而是藏在“感恩学生的反馈”“宽容学生的失误”“享受课堂的活力”“传递真诚的关爱”等细微日常中。

会后,大家一致约定,以《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为指引,在今后的工作中“多些感恩少些抱怨,多些赏识少些责备,多些宽容少些苛求”,共同成长为“有健康身体、宁静心灵、幸福人生”的教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