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国平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名师工作室2025学年第一学期活动方案
一、 指导思想
本学期工作室活动以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宗旨,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根本遵循,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围绕修订版新教材的有效使用、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等核心任务。通过系列化、主题化的研修活动,着力探索“问思”课堂模式以发展学生高阶思维,深入研究表达类教学以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扎实落实温州市教学新常规以规范教学行为,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促进工作室成员及区域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活动安排
|
时间 |
主题 |
主要内容与形式 |
预期目标 |
|
9月(第一次) |
修订版新教材解读与教学实施调研(一) |
1.专题引领:研讨修订版新教材(侧重某一年级或单元)的整体结构、编写理念、重点变化。 |
1.理解新教材修订意图与主要变化。 |
|
10月(第二次) |
省表达类课堂评比研磨暨“问思”课堂研讨 |
1.选手磨课:参加针对即将参加省级表达类(口语交际、习作/写话)课堂评比的课例进行研磨,聚焦教学目标、活动设计、思维层次、评价反馈等。 |
1.提升参赛课例质量,助力省赛取得佳绩。 |
|
10月(第三次) |
修订版新教材使用研讨(二)暨温州市新常规落实检查 |
1.调研汇报:工作室成员汇报新教材使用情况的调研结果(问题、困惑、亮点)。 |
1.梳理新教材使用中的问题并寻求对策。 |
|
11月(第四次) |
“问思”课堂深化研究与学生高阶思维发展专题研讨 |
1.课例展示:展示1-2节体现“问思”课堂特质、旨在发展学生高阶思维(如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研究课(可结合新教材内容)。 |
1.深入探索“问思”课堂的操作范式与实施要点。 |
|
12月(第五次) |
学期总结与成果提炼 |
1.成果交流:各成员交流展示一学期在新教材使用、表达教学、“问思”课堂、常规落实等方面的实践成果、案例或论文。 |
1.固化、分享一学期的学习与实践成果。 |
三、 保障措施
1.专家引领:适时邀请省市教研员、高校专家、教材编写组成员等进行专业指导。
2.资源共享:建立工作室资源共享平台,及时上传学习资料、活动记录、优秀案例等。
3.任务驱动:每次活动明确前置学习任务或后续实践作业,要求成员带着思考和实践参与。
4.联动教研:鼓励工作室活动与所在区域教研活动相结合,扩大影响面。
5.考核激励:对成员参与活动、完成任务、产出成果的情况进行记录与评价。
四、 预期成果
1.形成关于修订版新教材使用的若干教学建议或疑难问题解决方案。
2.打磨出1-2节“问思”课堂典型课例。
3.产出关于发展学生高阶思维的“问思”课堂实践案例、论文初稿若干。
4.总结落实温州市教学新常规的优秀实践案例。
以上安排会依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