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教学评一致性 落实课堂有效教学

——2024学年度第学期蒋柏孟名师工作室总结

本学期,在名师办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专家的指导帮助下,工作室全体成员以新课程改革为方向,以新课标为指针,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目标,围绕聚焦教学评一致性落实课堂有效教学”研修宗旨,先后开展了公开教学、现场观察教研、专题研究等五次卓有成效的活动,取得了理想的研修成效,现将工作室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1.聚集教学评一致性,立足课堂

工作室活动为学员开展“现场改课”的教研方式助力课堂教学有效性。其流程为:定课堂教学主题——备课组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初定人员上课——现场改课——抽签人员再上课——重新复盘课堂教学——撰写教学课例范式——形成自我课堂教学样式手把手、点对点地帮扶学员从实践层面“改到位”和“做出来”触动了我们学员思维方式的转变,自觉改进课堂实践、提升能力,实现全员专业成长。学员舒雯在改课教研过程深深体会到,通过专家导师们手把手指点或向名优教师实践智慧的学习与感悟,充实自己的学科教学实践的重要途径。

2. 聚集教学评一致性,以评促教

针对学情,常态课堂教学时,如何有效上复习课,落实提高教学成绩。工作室负责人蒋老师指出基于学情、有效讲评,特别作业(试卷)讲评课要“生”动。

邀请学科一线专家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讲解教学案例,立足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来设计试卷讲评内容,对中考试题命制分析解读、对期末复习目标内容指向的引领,重视“学” 并不是忽略“教”,而是调整“教”,凸显教师学教方式的变革。

试题作业要分层设计,作业讲评更要分层讲评,对讲解错因的题目可以同框呈现,对比错因,不能简单地就题讲题,要使速度慢下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挖掘问题本质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作业讲评课中,还要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接连不断地有所发现,在变式拓展上,条件稍加改变比重新呈现一题要好得多,一课一得,在讲题过程中渗透解法指导。

3. 聚集教学评一致性,优化作业

“双减”政策的核心在于“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提升学生学习品质”,教师要立足这一政策,基于学情,为学生设计合适的作业内容,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蒋老师提出从作业的选择与布置,作业的优化设计,作业的批改与分析及作业过程的指导等方面的培训(继续培训中),关键在于学员参与与研制过程而展开思考的研修的真正意义。

如在优化作业管理研修过程中,工作室负责人提出作业管理过程指导的六点建议:(1)作业分层布置;(2)批改作业时,不能只看题目的对错,还要看作业上是否留痕;(3)分层校对,多元评价,鼓励学生上台讲题;(4)作业订正,校对放慢,给足学生书写下错题过程;(5)作业回收,检查作业订正情况,查看学生上课学习落实状况;(6)巩固跟进,对核心知识内容,再检测学生答题情况,以评促教。作业是课程、教学、评价三者相互连接的重要环节,提升教师作业设计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至关重要。

4.工作室研修,初见成效期待未来

一系列的工作室教研活动营造了浓厚研讨氛围,共同努力下工作室全体学员积极参与并实践到课堂教学中。活动旨在提升教学水平,鼓励教师创新实践,提高教学质量。学员南舒雯在2024年温州市义务教育微课短视频评选荣获二等奖,论文荣获省三等奖,2024年团队赛课评比中,黄聘博荣获说课一等奖,2025年乐清市优质课评比中蒋谷晓荣获一等奖等成绩。特别是学员在各自学校的数学成绩平均分及优秀率都得到提高及特别E率得到明显的减少。

通过一系列的工作室研修活动,从课堂教学到讲评课及校本作业设计的理论指导与实践演练,这些接地气的工作室研修氛围特别好,成为以后延续的研修项目。同时在论文案例、课题方面给予指导,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等等,形成适合学员本校、本学科的教学模式,切实改变学教方式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和课堂学习效率的提升,还推动了学员专业素养的发展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学员与学校的共同发展。

勤于实践,方能磨砺课堂;深度研讨,才能柳暗花明;集思广益,才能共享教学智慧,真正落实减负提质,体现学科育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