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市黄晓微名班主任工作室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时光荏苒,本学期黄晓微名班主任工作室在乐清市教育局、虹桥学区领导的鼓励下,在学校的支持和工作室成员的奋斗下,以“做智慧班主任”为发展目标,本着“导师引领,同伴互助,教研结合,不断创新”的原则,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在班主任专业成长、班级管理创新、学生德育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理论学习,夯实专业根基
1. 专题学习,拓宽视野:工作室定期组织成员开展班主任专业理论学习活动,围绕《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班主任工作条例》等政策文件,以及《做一个专业班主任》《班主任微创意》《一线带班》等经典书籍进行深入研读。通过集中研讨、线上分享等形式,让成员们更新教育理念,汲取先进的班级管理经验,提升专业素养。
2. 案例剖析,学以致用:收集并整理了一系列优秀班主任工作案例和班级管理难题案例,组织成员进行案例分析研讨。在剖析过程中,大家各抒己见,从不同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有效提升了成员应对班级突发问题的能力。如:3月16日工作室开展了以“共读教育经典,赋能班级管理”为主题的阅读分享活动。工作室全体成员齐聚石帆一小,共赴这场书香之约,在交流中碰撞思维火花,在分享中凝聚育人智慧。
二、开展实践活动,提升育人能力
1. 主题班会观摩与研讨:本学期工作室组织开展了多场主题班会观摩活动,涵盖爱国主义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等多个主题。成员们精心设计班会内容和形式,通过情景模拟、小组讨论、视频展示等丰富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如:4月27日,工作室在虹桥镇第二小学开展了以“聚焦主题班会,共话育人智慧”为主题的研修活动,工作室全体学员和虹桥二小教育集团的全体班主任参与了本次活动,大家进行评课研讨,总结经验,指出不足,共同提高主题班会的设计与实施水平。
2. 家校共育实践探索:为加强家校沟通与合作,工作室指导成员创新家校共育模式。开展了家长开放日、亲子活动、线上家长会等活动,搭建起家校沟通的桥梁。同时,针对家庭教育中的热点问题,如“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亲子沟通技巧”等,组织成员撰写家庭教育指导文章,通过班级微信群、公众号等平台推送给家长,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形成家校育人合力。
三、加强团队建设,促进共同成长
1. 专家引领,助力成长:工作室聘请专家在班级管理、班级文化建设、家校沟通等方面给予学员全方位的指导,为学员们传经送宝。学员则通过听课、实操、跟岗学习等方式,快速积累工作经验。如邀请了温州大学城附属学校执行校长、温州市名班主任连旭萍老师为学员做讲座《带班方略:从理论到实践的N个关键点》;邀请了温州市教师教育院附属学校校长、温州市名班主任赵银玲老师为学员做讲座《夯实基本功 “慧”做班主任》等。
2. 交流分享,共同进步:定期召开工作室成员交流会,大家分享自己在班级管理中的成功经验、遇到的困惑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此外,还组织成员到兄弟学校进行参观学习,与其他优秀班主任交流班级管理心得,学习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方法,拓宽了工作室成员的工作思路,促进了团队整体水平的提升。如:5月9日工作室以“以心润心 共赴成长”为主题,开展了一场温暖而深刻的教育故事分享活动。工作室全体成员及乐清市虹桥二小集团校的班主任齐聚一堂,通过一个个真实鲜活的案例,传递育人智慧,凝聚教育力量。
四、正视存在的问题,明确努力方向
尽管半年来,工作室在活动开展、班主任工作特色等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毕竟这是一项充满挑战、困难重重的工作,我们的工作尚有进一步完善之处。这主要表现为:工作室活动形式还不够丰富多样,在创新活动形式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班主任工作繁重,能抽出的时间有限,部分成员参与积极性不高;课题研究的,科研能力有待提升。
下学期将尝试开展更多形式新颖的活动,激发成员的参与热情,提升活动效果;邀请专家对工作室成员进行课题研究专题培训,鼓励成员积极申报课题,以课题研究为引领,推动班主任工作向专业化、科学化方向发展;加强与其他学校班主任工作室的联系与合作,通过联合开展活动、资源共享等方式,扩大工作室的影响力,充分发挥名班主任工作室的辐射引领作用。
展望未来,我们工作室将继续秉持初心,不断探索创新,致力于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班主任队伍,为学校的德育工作和学生的健康成长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