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道而行 追光而往

——乐清市朱慧慧名师工作室2024学年第二学期工作总结

岁序常易,华章日新。回首这一年,乐清市朱慧慧体育名师工作室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工作室成员孜孜以求、勤于实践、勇于探究,通过开展阅读共享、理论学习、学习观摩、课题研究、系列讲座等活动,在探索中前进,在前进中发展,在发展中提升,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现将2024学年第二学期工作室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成果与亮点

1. 教学活动创新开展:组织工作室成员积极探索新型体育教学模式,开展了如“趣味运动会进课堂”“体育游戏创编大赛”等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在实践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运动紧密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体育技能,增强身体素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明显提高,体育课程的满意度也大幅提升。

2. 教师专业成长显著:工作室定期开展教学研讨、观摩交流等活动,为成员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和交流平台。多名成员在乐清市级及以上教学技能大赛中斩获佳绩 ,在教学科研方面也成果颇丰,多篇论文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如《关于小学体育大单元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如何提升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自主学习能力》等。此外,工作室还邀请了张乐荣、石峻、张添然等多位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和指导,进一步拓宽了成员的教学视野和专业知识储备。

3. 学生培养成效斐然: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制定个性化的体育培养方案。在工作室成员的悉心指导下,众多学生在体育竞赛中脱颖而出,在市级运动会、校园足球赛、篮球赛等赛事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为学校和个人赢得了荣誉。同时,通过长期的体育训练,学生们不仅身体素质得到了提高,还培养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合作精神。

4.阅读共享提升素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为帮助工作室成员通过读书方式加速成长,厚积底蕴,今年我们除了继续研读2022版新课标及相关解读书籍外,本学期工作室以“个人自学”的学习方式,开展读书活动、听评课、讲座专家报告微信交流群等活动。 成员们且读且思,且思且行。每次活动,认真笔记,撰写心得,分享交流成果,在活动中交流读书心得、教育感想,达到了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目的。

二、教学研究与改进

1. 深入研究教学方法:针对体育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组织工作室成员开展专项研究。深入分析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需求,探索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例如,在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中,采用情景教学法,将体育知识和技能融入有趣的故事情境中,让学生在玩乐中学习;在高年级教学中,则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积极推进课程改革:紧跟教育改革的步伐,积极参与体育课程改革实践。将“健康第一”的理念贯穿于教学始终,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优化课程设置,增加了拓展性课程和选择性课程,如花样跳绳、武术、篮球等,满足学生多样化的体育需求。同时,加强对课程评价的研究,建立了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体育成绩,更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态度和进步幅度的评价。

三、学术成果与交流

1. 课题研究有序推进:工作室立项了多项市级、校级教学研究课题,围绕体育教学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案例分析等方法,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和资料,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总结。目前,部分课题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并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应用和推广。

2. 论文撰写与发表:鼓励工作室成员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和案例,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提炼。定期组织论文写作培训和交流活动,邀请专家进行指导,提高成员的论文写作水平。本学期,工作室学员共获奖课题1个,论文、案例16篇。通过这些课题的深入研究与实践,我们不仅提升了自身的教学水平与科研能力,更为学校乃至整个地区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 学术交流活动丰富:积极组织工作室成员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如教学研讨会、讲座、观摩课等。通过与同行的交流和学习,了解最新的教育教学动态和研究成果,拓宽了学术视野。同时,工作室也结合乐清市体育研修班,开展了多次市级体育教学研讨活动,邀请了市内外的专家和教师参与,为大家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展示的平台,得到了广泛的好评。

四、团队建设与协作

1. 团队文化建设:注重工作室团队文化建设,营造了积极向上、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工作氛围。通过组织团队拓展活动、定期聚餐等方式,增强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增进彼此的感情和信任。同时,树立了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激励成员为实现工作室的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

2. 成员协作与互助:在工作室的各项工作中,成员之间密切协作,相互支持。在教学研讨活动中,大家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见解,共同探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在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过程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完成任务。通过这种协作与互助,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也促进了成员之间的共同成长。

3. 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工作室积极发挥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开展送教下乡、师徒结对等活动,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传播到其他学校。多名工作室成员与农村学校的体育教师结成师徒对子,定期进行指导和交流,帮助他们提高教学水平。同时,工作室还组织成员到农村学校开展送教活动,为当地学生和教师带去了优质的体育教学资源,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和好评。

五、工作反思与不足

1. 教学研究深度有待加强:虽然在教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某些领域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例如,在体育教学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方面,虽然有了一些初步的探索,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形成更加系统和有效的教学模式。

2. 工作室活动形式还需创新:在开展工作室活动过程中,虽然采用了多种形式,但部分活动形式还不够新颖,对成员的吸引力有待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如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研活动、组织成员参加户外拓展训练等,以提高成员的参与积极性。

3. 对成员的个性化指导还需细化:工作室成员在教学水平、专业特长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虽然在工作中尽量关注到每个成员的发展需求,但对成员的个性化指导还不够细致。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每个成员的特点和需求,制定更加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

六、下年度计划与目标

1. 深化教学研究:继续围绕体育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开展深入的研究。重点关注体育教学与学生全面发展的关系,探索如何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与其他教育科研机构的合作,开展联合课题研究,提高研究的质量和水平。

2. 创新工作室活动形式:结合时代发展和成员需求,创新工作室活动形式。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线上直播课、在线研讨等活动,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方便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同时,组织成员参加各类体育赛事和培训活动,提高成员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3. 加强对成员的个性化培养:进一步了解工作室成员的发展需求和职业规划,制定更加详细和个性化的培养方案。针对不同层次的成员,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解决在教学和研究中遇到的问题。鼓励成员参加各类教学比赛和学术交流活动,为他们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促进他们的快速成长。

4. 扩大工作室的影响力:继续发挥工作室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开展更多的送教下乡、师资培训等活动,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传播到更广泛的地区。加强与其他名师工作室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开展教学研究和实践活动,形成优势互补,共同推动乐清市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

七、未来展望

展望未来,我们满怀信心。在乐清这片教育的沃土上,我们将继续深耕细作,用智慧和汗水浇灌出更加灿烂的教育之花。我们相信,一定会有更多的优秀教师加入到我们的行列中来,共同行走在幸福的研究之路上。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创体育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