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评 ·乐教·乐学
—— 徐多娇音乐名师工作室第十六次活动
夏木阴阴,乐韵悠悠。2025 年6 月 19 日上午,乐清市徐多娇名师工作室携手音乐新课标教学实践青年研修班,在乐清市教育研究培 训院展开了一场以“评价 ”为弦,以“温暖 ”为歌的音乐教育对话。本次活动聚焦音乐学科学业评价方式的创新变革,共话教学“暖事 ”,传递音乐教育实践的温情力量。
一、聚焦素养,创新音乐测评
徐小慧老师以《河溏“乐 ”色》为主题构建柯尔文手势(音高感 知)、节奏组合拍击(节奏能力)、歌表演(综合艺术表现)三位一体 的测评框架,在趣味情境中观测学生音乐素养的阶段性发展。
谢筱老师为五年级铺设了“四维乐章 ”——课堂记录、音乐听辨、 基本技能、特长加分。体现了她对课堂学习过程性评价的重视和对学 生全面素养发展的关注。同时,她展示的部分测评实录中也充分展了学生扎实的演奏和学习成果,可见老师日常教学的用心。
徐玮老师以《森林舞会》为主题,为一年级的稚嫩童心编织了一 个童话般的测评秘境。通过节奏拍拍、音符填填、歌曲接龙、舞会跳 跳进行分层测评,唯美的情境创设和语音引导让人身临其境,实现了 亦“趣 ”亦“美 ”的音乐测评体验。
陈舒文老师引领二年级《梦回大唐 ·古乐今奏》,在“ 国风 ”的 气韵中,以演唱为笔,着重描绘艺术实践与审美体验的画卷。视频中孩子们的自在与灵动,眼神中的光芒,正是音乐评价最动人的艺术回响。
虞璐怡老师的“激情一夏 快乐开战 ”,以“夏曲舞飞扬 ”为舞 台,在跃动的旋律中捕捉孩子们音乐要素的呈现与律动创意的火花, 让测评成为一场酣畅淋漓的夏日狂欢。
包玉洁老师立足乐清市音乐学科测评方案,巧妙优化,将“基础知识 ”的沃土与“组合编创表演唱 ”的繁花并植,既夯实根基,又放飞想象的翅膀,激发音乐无限可能。
陈倩倩老师以音乐会的形式进行小组组合表演测评,通过合作式 的综合展示为学生提供展现的平台,触发学生自我发展特长和表演的 欲望,让测评成为了学生闪耀的庆典。
单乐洁老师紧扣音乐核心素养目标,对任教的低、中、高年级分 别设计了趣味游考、器乐演奏、演唱、创意表演等不同的评价方案, 既体现了评价的多维度、全面性又贴合各年龄段学生的学情。
二、发散启思,探索多元测评
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了北白象七小沈丹丹老师作《音乐项目式测评驱动下的课堂乐器乐团建设》专题引领。沈老师以其成功实践案例《水上音乐》项目,系统阐述了项目式学习与音乐测评的深度融合。沈老师以《水上音乐》为例,围绕项目的四个任务:分工协作整理资料、群策群力析音乐、听唱动奏演音乐、关联环保创音乐,为大家展开了项目式测评的谜团,她特别指出规范评价表的重要性,评价单是帮助教师理清教学目标,让学生学得有章、学有成效的重要工具。随后她如数家珍地分享了自己创建乐队的点滴,从跋涉路上的不断“踩坑”到星光绽放的喜悦,那份对音乐教育赤诚的热爱和无私奉献、笃行实干,深深触动着在场的每一位老师。她的经验为工作室成员提供了项目式测评和音乐团队建设的宝贵范式。
三、暖忆教学,寻味教育真谛
音乐教育的深层价值,在于其触动心灵、滋养生命的力量。研讨 的间隙,流淌着老师们分享的“教学暖事”——那些课堂内外不期而遇的微光,汇聚成照亮职业星河的暖流。有“被看见”的力量点亮孩 子眼中的自信星辰;有公开课上学生带来的惊喜化为闪亮的契机;有接纳孩子筑起师生间信任的“情感密道”;更有老师俯身向孩子“借力学习”的谦卑智慧……每一件小事都细如尘埃,却都饱含深情。它 们无声地诉说着:当教学遭遇“意外”,唯有师者的初心、智慧与无条件的爱,才能将困境点石成金,让教育的旅程充满人性的温度与生 命的灵动。这,正是音乐教育最本真的魅力——一场温暖的相遇,一场师生心灵的双向奔赴,也正是音乐学科人文性最动人的注脚。
最后,徐多娇老师进行了活动总结。她勉励老师们以书为舟,扎实专业学习,尤其要深研《小学艺术综合评价指南》,以此为基,设计出既扎根学情又彰显音乐学科属性的测评方案。她强调:首先,一定要摒弃知识的冰冷复刻,音乐评价绝非概念的机械背记;其次,要立足音响,测评必须根植于充分的聆听体验与鲜活的音乐实践。她倡 导“以终为始”,在学期初就让学生清晰看见学习的方向和标准。同时,她肯定了老师们都一致采用表现性评价的做法,这是对音乐学科本质的深刻理解与自觉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