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润心 深耕课堂 研行致远

——乐清市王旭晓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学期来,乐清市王旭晓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始终秉持“专业引领、同伴互助、交流研讨、共同发展”的理念,在乐清市研训院小学数学教研员叶兴福老师等专家的悉心指导下,主持人王旭晓带领全体成员,聚焦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以课题驱动、课堂实践为核心,致力于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与课堂教学质效。工作室积极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努力构建教学研讨的平台、展示交流的舞台、智慧分享的空间和专业成长的摇篮。现将2025年上半年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书香润心,阅读致远:深化理论素养

为夯实成员专业根基,工作室精心策划“书香润初心,共研促成长”系列读书活动。精选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价值的专业书籍,如袁晓萍的《学会向学生借智慧2.0》、陈加仓的《怎样上好常态课》、崔允漷的《新课程 关键词》等。活动采用“自主阅读 + 集中研讨 + 实践转化”模式。定期举办线下读书沙龙,由成员轮流担任“领读人”,引导深度交流碰撞,鼓励撰写读书笔记与心得。通过系统阅读与研讨,成员们有效拓宽了教育视野,更新了教学理念,为课堂实践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

二、学思相长,深耕课堂:锤炼教学技艺

工作室将常态化的优秀课例展示作为核心活动。成员们紧扣新课标理念,精心打磨覆盖“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大领域的精品课例,每月如期展示。课后研讨环节,全体成员围绕教学目标精准度、环节设计逻辑性、教法运用适切性、学生主体参与度等关键维度,进行深度剖析。通过批判性反思与建设性建议,形成了“授课——观课——议课——改进”的闭环教研模式。这一过程以真实课例为载体,以深度研讨为纽带,有效促进了成员在互学互鉴中精进教学技艺,实现了专业素养与课堂实效的双向提升。

三、博采众长,提升自我:拓宽教育视野

工作室积极搭建多元学习平台,大力支持成员“走出去”。上半年,成员们踊跃参与了市级小学数学教学研讨会、新课标深度解读培训、教学技能提升工作坊等线上线下专题活动。活动中,成员们认真聆听专家前沿讲座,汲取先进教学经验与创新方法,并主动与各地同行展开深度交流。每次培训后,成员们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聚焦课堂观摩与案例研讨,撰写深刻的学习心得与反思,努力将所学内化为理性认知。这种“走出去——学进来——深思考”的闭环研修模式,使成员得以近距离接触教育前沿,为工作室发展注入了持续动能,助力成员在开阔视野中实现专业成长。

四、聚焦课标,研行合一:探索教学新路

立足教学实际需求,工作室成立了专项课题研究小组。我们邀请了乐清市教育研究培训院教研室李乐安主任开展《课题选题与研究方案撰写》专题讲座,为教师科研工作提供专业指导。并成功申报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专项课题《跨学科视域下小学数学学科主题式学习的实践研究》,并于2025年5月正式立项。课题组成员围绕研究主题,积极开展文献研读、现状调研与初步实践探索,致力于在跨学科融合背景下,寻求提升小学数学主题式学习效果的有效路径与策略,为教学创新提供实证依据。

五、公开展示,交流共进:辐射研究成果

工作室成员积极参与各级公开课展示活动。每月围绕特定教学主题,成员们从新课标理念落地、学习活动设计逻辑、核心素养培养路径等维度展开深度研讨与集体备课。每一次公开课,都是工作室深耕课堂、潜心研究的成果结晶。其体现的创新活动设计和精准理论阐释,赢得了与会专家、领导及同行的广泛赞誉。公开课不仅是成员展示教学智慧、切磋技艺的平台,更以课例为媒,有效促进了乐清市域内小学数学教学的交流互鉴与协同创新发展。

六、成效显著,硕果初结:见证团队成长
经过半年的系统化研修与实践,工作室成员在专业发展上取得了显著进步,实现了跨越式成长。多位成员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优异的课堂表现,在各级课题研究、教学论文与案例评比中斩获佳绩,另有多位成员在市、县级优质课评比等教学竞赛中脱颖而出,崭露头角。工作室活动通过四大核心板块协同推进:

1.阅读分享会:搭建思想碰撞平台,深化理论研讨,驱动理念更新。

2.课例展示与研磨:聚焦真实课堂,通过集体备课、磨课、评课,切实提升教学实施能力与质量。

3.外出培训学习:拓展视野,引入前沿理念与模式,激发创新活力。

4.课题研究与公开课:以研促教,探索教学难点解决方案;以课为介,展示成果并促进区域交流。这种多维度、立体化的培养机制,有效促进了工作室成员专业素养的全面提升。

七、反思前行,擘画未来:持续优化发展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工作室也清醒认识到存在的提升空间:成果的辐射影响力尚显局限,推广方式仍以传统线下活动为主,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效能有待进一步释放。

未来,工作室将着力从两方面寻求突破:

1.拓展辐射广度与深度:积极构建集精品教学案例、课例视频、研究成果于一体的专业网络平台。借助新媒体矩阵(如公众号、教研平台等),扩大优质资源的传播覆盖面与影响力,努力实现跨区域、更广泛的资源共享。

2.深化个性化培养机制:基于成员的专业基础、教学风格与发展需求,量身定制更具针对性的成长方案,提供精准指导与支持,激发个体潜能。

展望未来,王旭晓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将继续优化运行机制,凝聚团队智慧,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和创新的举措,深耕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研究,为区域乃至更广范围的小学数学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