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聚合·实践:发现儿童有意义的学习

——2024学年第二学期乐清市林玲名师工作室学期总结

本学期,乐清市林玲名师工作室继续围绕“重构·聚合·实践:以‘发现儿童有意义的学习’为核心的幼儿园教师课程执行力提升项目”开展了一系列研修活动。本项目的核心目标是打破教师经验惯性,提升教师课程设计与执行能力,聚焦儿童真实情境中的有意义学习,推动教师专业成长,助力区域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本学期主要工作

1. 理论学习与实践研修

‌问题诊断期‌:我们综合运用多元化的诊断手段,通过跟踪式游戏谈话倾听,捕捉幼儿在游戏中的真实想法与需求;借助专家讲座后的理论自测,检验教师对游戏观察相关理论的掌握程度;依托教研活动,聚焦幼儿游戏片段展开深入分析、对话与反思。通过这一系列举措,我们梳理出教师在游戏观察中幼儿园层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共性培训期‌:“啃读—碰撞—生长”为核心理念,构建专业书籍深度研读共同体(如《有力的师幼互动——促进幼儿学习的策略》《倾听幼儿——马赛克方法》)。采用“三阶渐进式阅读法”:通读(求广度)—精读(挖深度)—活读(拓关联),打破快餐式阅读惯性。通过“月度深度阅读→现场认知碰撞→实践智慧转化”闭环,助力学员在“个人建构”与“群体共生”中实现教育理念系统更新与实践行为迭代,使专业书籍成为提升课程执行力的“思想引擎”。

常态化反思实践:引导教师运用月复盘、周复盘、日复盘工具,系统开展自查、自检、自省,持续审视与优化保教行为。

成果转化:实践力向研究力跃迁。 着力推动教师将实践智慧转化为研究素养。经过一学期研修,工作室教师生成项目化案例、谈话活动案例、相关论文,多篇成果获县级奖项,标志着实践力向研究力的实质性跃迁。

机制突破:激活教师主体性成长。 创新机制激发教师内生动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创生:

‌个性发展期‌:“教师自我画像”成长导航:基于《个性化发展诊断表》(涵盖优势领域、兴趣指数、发展潜能),从“定方向、定策略、定载体”三维度构建个性成长路径,生成精准定位的“X发展坐标轴”。配套“1+X”成长包(1份共性能力清单 + X份个性资源包),每位学员创建动态《个性成长档案袋》,记录过程性证据、成果迭代轨迹及跨界合作日志。

鼓励学员围绕自己的小课题开展个性化研究,通过集体研讨、专家指导等方式,优化实施方案,提升教育科研能力。如《静心布局:一案一析创环境》等活动,展示了学员在环境创设方面的研究成果。

2.实施分层教研深度剖析

我们致力于转化内化,旨在通过自发的转化力构建起科学且实用的策略体系。此阶段我们采用多元交互式研修路径,通过维联动的创新模式,有力推动理论知识向实践工具的有效转化。

组织《有意义的倾听》系列教研活动,聚焦教师真问题,确保每次教研均在前次研讨基础上深入探究,形成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问题链,切实推动教师游戏观察能力的阶梯式进阶。比如:

第一次教研《走进童心,看见每一位》——聚焦“介入时机与初步决策”。借助游戏图卡与分段视频,引导教师识别关键行为信号、理解不同游戏类型对介入的需求、构建初步决策框架。

第二次教研《聚焦观察,解锁新路径》——聚焦“深度解读与理论链接”。采用“世界咖啡”教研模式,链接儿童发展及游戏理论进行深度分析,助力教师将支持策略从“初步适宜”提升至“有依据的针对性”。

第三次教研《游戏推进会:提升幼儿园游戏质量》——聚焦“策略生成、实施与反思优化”。引入“六顶思考帽”研讨工具(如:白帽:聚焦游戏观察数据收集与分析;红帽:侧重解读幼儿情绪;黑帽:负责对介入行为进行批判性思考等),组织教师分角色深入探讨。这次教研深度整合前两次教研成果,强调在实践层面建立“观察-支持-再观察-调整”的反思性循环。

整体上,三次教研活动构建了清晰的能力进阶路径:从“如何做”(基础判断),到“如何看得懂”(分析能力),再到“如何用得妙”(策略生成与优化),逐步深入,环环相扣。

3. 成果展示与经验分享

本学期,工作室鼓励学员积极参与各类成果展示与经验分享活动。通过公开课、送教下乡、论文发表等形式,展示研修成果,扩大影响力。例如,学员送教至北白象镇万家幼儿园,开展了一场以“聚焦语言场域,支持儿童有意义的学习”为主题的教学研讨沙龙。活动中,学员们展示了精彩的语言教学活动,并围绕语言教学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有效促进了区域间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交流。

学员们在县级示范课、送教下乡活动中表现突出,得到了广泛好评。

、取得的主要成效

‌教师专业能力提升‌:通过本学期的研修活动,学员们在课程设计与实施、儿童学习行为分析、教育科研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步。80%以上的学员独立开发了基于儿童兴趣的主题课程案例,90%的教师能生成完整的“学习证据链分析报告”。

‌区域教育生态优化‌:通过送教下乡等活动,工作室有效推动了区域间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交流,促进了区域教育生态的优化。同时,工作室的研修成果在县域内得到了广泛推广,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机制创新与持续发展‌:“1+N+1”研修模式已在本工作室常态化运作,配套实操工具为学员提供了标准化支持。此外,通过《个性化成长档案袋》等管理工具,实现了学员成长的可视化管理,为后续研修提供了有力支持。

、未来展望

展望未来,乐清市林玲名师工作室将继续围绕“发现儿童有意义的学习”这一核心命题,深化研修内容,创新研修模式,助力更多教师从“执行者”成长为“创造者”。同时,工作室将进一步加强与区域内其他幼儿园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区域学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