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课堂,多元赋能专业成长
——俞国平名师工作室第11次活动报道
4月25日下午,工作室全体成员齐聚育英小学。首先进行的是课例观察。刘楠楠老师执教《海上日出》。课上,她引领孩子们去欣赏巴金笔下海上日出的瑰丽多姿,学习让景物动起来的写作技巧,孩子们把身边的美景写下来,满怀信心地分享。刘老师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热情,利用鼓励性的语言,让孩子们对写作充满兴趣,愿意动笔,激发他们的热情,力求让孩子们“快快乐乐上习作,轻轻松松写作文。”
随后,导师俞国平老师就学员们上交的论文做了一一点评与指导。在评析中,俞特强调: 选题是论文写作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选题要有创新性、实用性和深刻性,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选题要结合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同时也要符合教师自身的研究兴趣和专业背景。同时,俞特也指出教师在写作过程中要掌握有效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包括如何构建论文框架、如何进行文献综述、如何进行数据分析等。同时还需要注意论文的逻辑性和条理性,确保论文内容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俞国平老师还作了《把握规律,用好教材》的专题讲座。俞老师结合课例,从“语文四大核心素养及其之间关系辨析”“修定理念: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育人”“用好教材,把握规律,深化学科实践”“研究学情,从学情出发用好教材”“深化学科实践,在实践中提升素养”这五个方面进行分享,其中强调了老师们要落实课标,研究学情,用好教材。
在这段充实而精彩的时光里,工作室的学员们如求知的行者,穿梭于理论与实践的知识长廊。观摩精彩课例,体悟教学智慧;聆听导师讲座,汲取前沿理念;互动研讨交流,碰撞思维火花。从阅读教学的策略探究,到教育教学论文的写作,从素养导向的单元整体设计,到课改新动态的体察,每一个培训环节都似春雨润苗,滋养着学员们的专业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