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5日,黄博丹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齐聚柳市镇第九小学,参加工作室第八次活动。当“课堂”撞上“命题”,会发生什么?一场高浓度学术盛宴——教学与命题设计的双轨教研,即将给出答案!

一、把课文变成“立体剧本”

白石小学的吴泽琳老师带领四(2)班的学生学习《“诺曼底号”遇难记》,吴老师铿锵有力的声音再现了哈尔威船长的镇定自若,课堂更像是一部微型话剧。

晨曦路小学的周文杰老师带领四(1)班的孩子们共同学习《黄继光》,学生仿佛置身于枪林弹雨的战场,于言行之中品悟英雄勇敢无畏、视死如归的伟大品质。

北白象镇第五小学的施晓红老师和翁垟第五小学的陈娴老师将两堂课与命题进行巧妙融合,根据课堂教学策略,施老师设置了完成《船长手册》的任务,让学生通过补充船长守则和想象情境对话的方式,在阅读中提取信息、理解关键语句、结合情绪推理判断、最后运用并输出哈尔威船长的责任担当。陈老师则借助英雄纪念馆展板设计了相关题组,通过联结背景资料和聚焦英雄雕像动作等命题模块,深化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更使英雄群像从历史维度向现实价值延伸。导师黄博丹老师对于这两个小组能在听课的同时,将课堂活动转换成有效的题组表示了高度的肯定。课堂助推命题的生成,同时命题也让我们反思课堂的改变。

二、把讲台化为为“艺术舞台”

虹桥镇第一小学的赵雅萍老师,和五(4)班孩子共同演绎了《田忌赛马》。在赵老师引导下,学生穿越到春秋战国时期赛马现场,感受思维火花的激烈碰撞。

建设路小学的黄洒洒老师,和五(3)班孩子一起学习文言文《自相矛盾》。黄老师张弛有度的演绎,让学生身临其境,开启思辨之门,以阅读之矛,铸思维之盾。

听了两节课后,短时命题的小组活动又再次上演。有了早上两人小组的展示,下组的学员们总结经验、迅猛出手。激烈的讨论犹如一场智慧的盛宴,每个人都全身心投入其中,不断激发出新的灵感和想法

柳市镇第一小学的朱品老师和柳市镇第九小学的吴丽彬老师,结合前两节课的教学策略,快速整理出题思路。朱老师的命题设计聚焦“好的谋士”视角,通过拓展群文阅读和联结数学游戏,这样的组材不仅拓宽学生的视野和广度,还让经历了从“学语文-用生活”的学习过程。吴老师则是从情境视角出发,借助漫画题组巩固文言文的基础知识,并通过整理思维表格和生活情境延伸的命题模块,实现从课堂到命题的深度联动。好课和好题之间本就相辅相成,好课开启思维,好题延伸思维。

活动的最后,黄博丹老师带来了《以结构化命题理念反推语文课堂教学之法》讲座,分模块剖析命题体系和教学逻辑,让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打破思维定势,命题其实可以成为课堂教学的“镜子”。在黄老师的指导下,老师们在慢慢成长,试卷也在悄悄“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