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智慧为舟 载德育远航

——乐清市蒋艳隆名班主任工作室第十四次活动纪实

春意盎然启新程

三月的春风拂过柳市镇第六中学的梧桐枝头,综合楼五楼会议室内正涌动着教育者的热忱。2025311日下午,蒋艳隆名班主任工作室以"智慧班会,活动育人"为主题,举办第十四次研修活动。这场为期半日的盛会,不仅汇聚了工作室全体成员,更吸引了许多初中班主任的热情参与。活动旨在通过多元化的课堂实践与专家引领,探索班会课如何成为德育的鲜活载体,让师生在互动中共同生长。

第一篇章:赤子丹心映山河

1310分,马蓉蓉老师执教的《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拉开帷幕。当投影屏上浮现喀喇昆仑山脉的巍峨轮廓,学生们的心跳似乎与戍边将士的脉搏同频共振。"我心中的英雄是手持钢枪的边防战士!"一位女生清脆的声音划破寂静,点燃了课堂的星火。从讨论戍边战略意义,到模拟零下30度的巡逻体验,孩子们将书包绑在腰间负重前行,额头沁出细密汗珠却无人言弃。当祁发宝团长带领战士张开双臂阻挡外军的视频播放时,教室里的呼吸声变得沉重而灼热。

"英雄,我想对您说"环节将情感推至沸点。学生们或含泪朗诵原创诗篇,或将千言万语凝练成爱心卡片上的滚烫文字。"我要把每天晨跑多坚持一圈,让体魄像你们一样强健!"9)班王同学的话语,引来满堂掌声。这场浸润式的爱国主义教育,让年轻的心跳与家国情怀共振出最铿锵的节奏。

第二篇章:诚信之种育心田

1405分,陈同双老师携《以诚立身,让""生根于心》登场。课堂以"口是心非"的趣味游戏破冰——当学生需快速说出字体颜色而非文字内容时,此起彼伏的失误引发阵阵欢笑,却悄然引出"言行一致"的深层命题。在模拟考试作弊、拾金不昧等生活场景时,学生们化身道德小法官,激烈的观点碰撞中闪烁着思辨的火花。

最扣人心弦的当属"人生AB剧场"。面对班主任询问手机违规现象,班长小明那句"我不清楚"的选择,引发蝴蝶效应般的讨论浪潮。"如果隐瞒真相,失去的是全班信任的基石。"初三(5)班李同学的观点赢得满堂喝彩。当学生们将写满诚信宣言的"勋章"投入纸箱时,那些折叠的承诺仿佛化作破土而出的嫩芽,在青春的心田上舒展新绿。

第三篇章:千年纸韵绽新芳

15时整,倪曼莉老师的说课《千年纸韵,古创今传》如展开的宣纸般徐徐铺陈。从蔡伦改进造纸术的历史烟云,到泽雅古法造纸的匠心跳动,教学设计既承载文化寻根的厚重,又激荡创新思维的清音。"春捣挑战"中分组捶打树皮的实践,让学生触摸文明的温度;"撕纸创作"环节则让传统技艺与现代艺术碰撞出绮丽火花。

当微辩论围绕"工匠精神是否需要坚守"展开时,正反双方引经据典的较量,恰似古法造纸中柔韧与力量的交融。倪老师精心设计的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框架,让非遗文化不再是博物馆的标本,而是化为流淌在00后血脉中的文化基因。这份将历史纵深与时代脉搏相糅合的设计智慧,为班会课打开了全新的想象空间。

第四篇章:专业引领明方向

压轴登场的李茂春老师,以《如何设计一堂主题班会课》专题讲座掀起思维风暴。"好的班会课应该像春雨,既润物无声又能唤醒种子的力量。"他提出的"脚手架理论"引发强烈共鸣——从真实问题切入,通过认知转化促成行为改变。接下来,李老师定位班会课需要有德育渗透、价值观引导和班级凝聚力培养。主题班会的设计核心理念:新时代班会定位。其中包括德育主阵地,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聚集学生有责任担当、健全人格等核心素养;成长脚手架,以真实问题为切入点,助力学生从“认知”到“行动”的转化;班级文化载体,通过系列主题班会设计,形成班级精神符号。设计主题班会的原则是:以学生为中心,有问题导向,知行合一,有行动输出。最后李老师分享了班会课设计的四大步骤。步骤一,精选主题----从“大主题”到“小切口”。选题来源于班级突出问题、社会热点等。步骤二,目标分层----从三维目标到可观测行为。通过知识目标、行为目标和情感目标等,使学生能够做到一系列事情,并形成相应的价值观和品格。步骤三,活动设计----让“体验”代替“说教”。步骤四,资源整合----让班会“有血有肉”。李老师建议老师们要搜集本土化素材库,充分利用乐清地方资源,并发掘校园素材。

三个小时的深度解析,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构建,又有落地生根的实操策略。李老师强调的"体验代替说教""行动输出导向"等原则,恰似为班主任们配备了一套精密的导航系统。散场时,多位老师仍在热烈讨论如何将今日所学融入下周的班会设计中。

余韵悠长向未来

暮色渐浓时,活动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落下帷幕。马蓉蓉课堂里澎湃的爱国激情,陈同双设计的道德思辨空间,倪曼莉构建的文化传承脉络,李茂春擘画的德育蓝图——这些教育智慧的碎片,终将在班主任们的实践中熔铸成璀璨星河。正如工作室领衔人蒋艳隆所言:"当班会课成为师生共同生长的精神原野,教育的春风自会唤醒万千花树。"这场春日里的思想盛宴,正孕育着未来德育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