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冬拾萃,共品书香

——吴丹名班主任工作室第五次活动

冬日静读,墨香沁心。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丰富教师的精神世界,营造团队浓厚的阅读氛围,2025年2月24日,吴丹名班主任工作室开展了第五次活动——寒假阅读心得分享。学员们齐聚一堂,以书为舟、以思为桨,分享那些触动心灵、启迪教学的感悟,共赴一场精神盛宴。

学员感悟


看见每一个孩子,回应每一个心声。白象六小南品丹老师读的《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不仅深刻剖析了家庭教育中父母与孩子之间关系的本质,更让我们教师重新审视了当下的教育理念。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我们应用心去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心声,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读《了不起的我》,就如与一位智者促膝而坐,听他娓娓道来。尤其是书中的“小步子原理”,给乐成一小的金赛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倡导改变需聚焦当下可做的小事,点滴积累。在教育中,教师和学生都应着眼于当下具体的行动,师生携手,迈小步,积跬步至千里,实现教育的深远价值

“这是一本聚焦德育,非常有意义的书!”读完《小活动,大德育》,白象四小的南幼倍老师这样告诉我们。书中活动趣味与教育性兼具,如“感恩信件”“环保小卫士”“小志愿者日”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感恩、增强责任、懂得关爱。它启示我们,德育应重体验,以小活动为桥梁,塑造学生美好灵魂 。

《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白象四小陈静老师读的这本书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原来,教育是静待花开,“偷懒”是对教育的敬畏 。从“勤勤恳恳”转为“智慧放手”,从“详细的小管家分配”到“构建自主管理体系”,设计班级文化墙、三级自治……实践中发现学生潜力,师生共同成长。偷懒,亦是一种启发。

蒲岐三小王炎老师阅读的《一线带班》,不仅是一部教育实践指南,更是一面照见教师自身不足的镜子。教育不仅是艺术,更是“匠人精神”的体现——在琐碎中追求极致,在重复中沉淀智慧。一线带班的智慧,藏在日复一日的坚持里。愿我们以此书为镜,照见不足,

照见成长的方向。

白象四小郑阳明老师阅读的也是一份班级管理指南——《带班方略》。从这本书中,她触摸到了教育的真谛——管理不是驯服,而是唤醒。从"班级管控""生命场域"的认知跃迁,从“师生关系的解构与重生”,这本书告诉教育者们——当教师放下管理的执念,教育的溪流自会找到奔向大海的方向。

翻开《中小学主题班会设计》这本书,就像开启了一扇通往中小学教育核心的大门。书中对主题班会的定位,让乐成一小的蔡慧老师有了新的认知。该书为班会的选题和设计流程提供了新方向,强调结合学生实际与心理需求。主题班会绝非简单的聚会,而是学校德育的关键阵地,是学生心灵成长的重要舞台。

同读《中小学主题班会设计》,乐成一小的余利芳老师也感受颇深。最令她印象深刻的是书中"情绪管理"主题班会的设计。生动的表达方式,让原本难以启齿的心理困扰变得易于沟通。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心理健康教育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需要用心设计、用情投入。

以心育心,构建师生关系的五维密码。城南二小牟海珍老师的《校园里的有效沟通:如何构建良好师生关系》一书以"接纳、赞赏、关爱、陪伴、负责"为支点,搭建起了一座连通师生心灵的彩虹桥。书中流动的教育智慧,启示我们:真正的教育不是知识的单向灌输,而是生命与生命的相互照亮。

如何才能让班级成为滋养学生成长的沃土?这是实验小学的项璐珍老师常常思考的问题,《让学生创造着长大》为其指引了方向:转变理念,从 “管理” 到 “共创”、从 “统一” 到 “个性”、从 “封闭” 到 “开放”,三方面进行班级管理,通过实践激发学生创造力,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助力学生成长。

白象四小徐麒茹老师阅读的《优秀班主任:60个管理创意》一书以真实的案例和生动的教育实践,揭示了班主任工作的核心——“爱心”与“智慧”。“创意”并非简单的技巧堆砌,而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凝练。管理班级,不仅需要得当的方法,更需要与学生建立情感的共鸣。

翁垟三小王玉燕老师则在《教室里的正面管教》这本书中找到了一些教育困境的答案,从曾经的失望、冲突到如今的爱与理解,王老师渐渐与孩子们共建起一座和谐的教室家园。在这条教育的道路上,失落是难免的,但只要我们不断向周围汲取力量,总能找到正确的方向。


阅读《给班主任的59条心理学建议》,柳市七小的朱小燕老师收获颇丰。作为一名班主任,班级管理是工作的重要内容,而有效的管理离不开对学生心理的把握。书中的案例,为教育者们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和策略。只有我们用心去探索学生的心灵密码,才能重塑教育的美丽风景,让每一个学生阳光、茁壮地成长。


翁垟四小谢茜茜老师阅读的《如何说 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 孩子才肯说》就如一面照见教育本质的明镜,折射出亲子关系中常被忽视的真相。它告诉我们教育是唤醒而非雕刻,我们应通过语言搭建师生之间的桥梁,在反思中重塑教育基因,用欣赏的目光为学生的童年镀金,让他们成为他们自己。


小组阅读分享交流

224日中午,白象四小小组阅读分享交流会热烈开展。会上,老师们围坐一堂,分享教育相关书籍阅读心得。郑阳明老师带来《带班方略》的感悟,详述如何运用书中方法建立班级规则,引导孩子自律;陈静老师解读《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分享三放三不放原则优化班级自主管理系统;南幼倍老师就《小活动,大德育》一书,与大家共同探讨如何通过一系列具体而生动的小活动,在学生心中播下道德的种子;徐麒茹老师分享了《优秀班主任:60个管理创意》中的管理理念,尝试将书中创意融入实践。分享过程中,大家专注聆听、积极互动,不时记录要点。交流不仅加深了教师对教育理念的理解,更通过经验碰撞,为日常教学难题找到新思路。此次活动为知识传递搭建桥梁,助力教师团队携手共进,让教育智慧在校园熠熠生辉。



225日下午,乐成一小小组阅读交流在教师成长书房展开。主持人吴老师就《心理教育班会课设计》这本书,强调心理教育班会课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性,鼓励成员积

极分享阅读感悟。

蔡慧老师分享:书中提到心理班会课要以学生为中心,设计贴合学生实际生活的主题。像“考试焦虑应对”主题,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情境中找到缓解焦虑

的方法,这种方式能有效吸引学生参与。

余利芳分享:我关注到书中对班会课流程的设计很细致,从暖身活动、主题活动到总结分享,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目的。暖身活动能快速营造轻松氛围,让学生融入课堂,比如用简

单的破冰小游戏,拉近学生间距离。

金赛老师分享:我发现在实际教学中,如要确保心理班会课的深度,必须在主题活动环节,设置有层次的问题引导。比如在“人际交往中的冲突处理”班会课上,先让学生分享冲突经历,再提问“当时你的感受是什么”“如果重来你会怎么做”,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本次阅读会,大家积极分享交流,对《心理教育班会课设计》有了更深入理解,希望在

今后工作中,能将书中理念和方法运用到实际教学,不断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班会课的质量。

总结

阅读不止,成长不息,此刻虽落幕,墨香已深植。每一次书香满溢的相聚,都是一次思维的碰撞、素养的积淀。本次读书分享会,不仅为教师们的个人教学注入了新活力,更让他们对教育有了更深的理解与热爱。

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而我们,始终在前行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