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洁名师工作室2025年上半年工作计划

一、背景分析

在历经两轮工作室的积淀后,学员教师已逐步构建起基础教研能力,从论文写作到环境创设的多元探索中积累了实践经验。然而,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传统“导师命题—学员执行”的模式逐渐显露出瓶颈:教师习惯于被动接受预设主题,鲜少主动追问实践中的真问题;零散的教研成果也未能形成系统化的教育智慧,部分教师甚至陷入“学得越多,困惑越多”的成长倦怠。与此同时,《评估指南》对教师观察分析与课程生成能力提出的新要求,以及区域学前教育对本土化资源的迫切需求,都在呼唤一种更开放、更赋能的教研形态——它需要让教师从“跟随者”转身为“创造者”,在真实的问题解决中实现专业生命的焕发。

在此背景下,本轮工作室活动尝试打破固有路径,将“人的激活”作为核心突破口。通过建立小组轮值策划机制,教师将从教研活动的参与者转型为设计者,在直面教育现场复杂性的过程中,逐步构建“发现问题-协同共创-成果辐射”的完整思维链条。这一转变不仅是对教师主体性的重新确认,更是回应“高质量发展”命题的必然选择——当教师学会用研究的态度审视日常教育生活,那些曾被忽视的儿童对话、游戏瞬间与教学困境,都将成为滋养专业成长的源头活水,最终沉淀为属于乐清幼教人的实践智慧。

二、研修目标
通过"问题导向·实践共创"的年度主题,培养学员三项核心能力:

问题洞察力:从教育现场发现真问题,形成系统分析思维

方案设计力:运用多元工具(如设计思维、STEAM理念)生成创新解决方案成果传播力:将实践经验转化为可复用的教育资源与叙事成果

三、具体安排

基于"问题导向·实践共创"主线研究思路,本学期工作室活动以小组轮值制激发学员主动性,从经验输入转向智慧输出。具体安排为:

第一次活动:自然启迪·对话教育初心

时间:20253

主题:户外徒步+沉浸式教研

目标:通过自然环境触发教育反思,激活教师观察力与课程生成意识

形式:分组任务+现场教研

第二次活动:问题驱动·游戏谈话活动研讨

时间:2025年4月

主题"真问题"工作坊
目标:聚焦学员游戏谈话中的实践困惑,通过案例开发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形式:问题树分析+案例研讨

第三次活动:有机融合·园本活动教研坊

时间:20255

主题:打破领域的课程重构

目标:培养跨领域整合思维,探索STEAM理念在幼教中的应用

形式:主题工作坊+项目孵化

第四次活动:成果博览·教育叙事展

时间:20256

主题:教育智慧可视化博览会

目标:提炼实践经验,培养成果转化与传播能力
形式案例汇报

2025年2月27日

黄海洁名师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