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新教师9月6号集训纪要


2020年9月6号上午,初中数学新教师第一次集训活动在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乐清市教研员吴立建老师的带领下,在乐清市教育研究培训院六幢二楼顺利举行,本次活动的主要人员有吴立建、虞杨林、陈谱锦及11位新教师。

举办本次集训的目的在于提高新教师上课急需的备课能力和发展新教师的业务水平。


    首先是由吴立建老师发表了欢迎新老师的致辞,对新老师也提出一些要求和一些展望,再是简要的介绍了一下陈谱锦老师,紧接着陈谱锦老师展开了上午的专题讲座。

    虹桥实验中学陈谱锦老师做《创设学为中心的高效课堂——以<4.1平面直角坐标系>为例谈备课》专题讲座,陈老师的报告语言亲切、课例精彩,提出了备课存在的问题:不用教材、曲解教材、忽视教材、只看教材。又一一展示了新教师备课的误区:重局部,轻联系;重教法,轻学法;重知识,轻能力;重内容,轻学生。提出了专家所说的五“有”:手中有法、心中有数、目中有人、胸中有本、脑中有纲。紧接着陈老师分析了初中的教材,关于上课,陈老师又分享了:讲教材解法,不如展示学生方法、三招之后再出手、让学生了解老师解题思路、给学生发言的时间和空间、关注提问:老师要有效提问,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等。

9月6日下午,实践出真知,经过上午陈谱锦老师结合实例分享的培训,下午给出了七年级上册两个课题《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有理数的乘方》,让新教师们自行选择,进行备课。一个半小时以后,蒋谷潇老师率先上台,以试课的方式展现了她备课的整体思路,非常具体地呈现出上课流程。后又有七、八位老师逐一上台通过说课的方式以及展示自己的教案或者课件生动的说明自己对该课内容的理解和处理。同课异构,体会深刻,在分享中可以体悟每一位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处理,取长补短,互相学习。

各位新教师展示过后,陈谱锦老师针对各位新教师备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有理数的大小比较》这一课,陈老师从该课的重难点方面对新教师的备课进行了点评,并指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课堂上的反映,有效帮助新教师解决由于缺乏经验而忽视一些细节的问题。而在《有理数的乘方》这一课,陈老师分享了自己的备课方法以及课堂引入方法,充满智慧和经验的方法让新教师们豁然开朗,也感受到教研活动的魅力。


参加培训的各位新老师都能准时参加,认真听取并做好笔记。此次培训活动不仅提高了新教师们的备课能力,提升了业务能力,也让新教师感受到了上级领导的关心与重视,心中有了归属感。有了方向,就有了前进的动力,新教师们,启程出发吧。


(撰稿人:董曼君 陈琪 审核:吴立建)


11位新教师培训心得:

以纲为本

如何备课高效课堂一直以来都是教学重点。

作为一名新入职的教师,备课成了最大的问题。哪怕到现在为止,我依旧存在着陈谱锦老师说的“拿来主义”,我会借鉴别人的ppt和教案,进行拼接改编成自己的课件,最大的问题在于“心中无纲”。

回顾自己的实习历程,以及自己正式成为一名教师教书的过程中,我从未看过课程标准。这对教学来说存在着极大的弊端,我不知道对于学生来说,教到什么程度对他们来说是合适的,甚至对于我自己来说,心里也没有构建一个大致的框架。尤其是对我这个工作第一年就任职初三班级数学的新教师,快速构建知识体系框架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我相信,这将会是快速成长的一年,我也会尽最大的努力带好我的第一届毕业生们。

拒绝拿来主义,以纲为本,会成为我终身任教的职业守则。

——蒋谷潇

第一周因病请假,未能参加培训,倍感歉意,内心焦灼。得知老师的主题是备课,所以我谈谈我开学一周来的备课常态。

我力求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

一、课前做到充分准备

一备学生,在对初一新生有过提前了解和接触的前提下,我可以备学生的认知水平、备学生的身心特点、备学生的兴趣爱好,琢磨学生的知识盲区和疑难点。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PPT课件,设计课堂妙语。

二备教材,我会把教材的结构和设计思路弄明白,并参考教参书,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意图,做到充分驾驭课堂。同时,我会提前完成作业,让课堂引流到最终的知识效果上。最后,我也会留意从教学辅导材料中取经,吸取好的教育教学方法为我所用。

二、课后及时总结

我自实习来就养成了写教学反思的习惯,我的生活信条是每天进步一点点,所以作为一个教育者,我也告诫自己要深思随思多思,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还会上网认真搜集每节课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搜集学术论文,吸收知识盲区和高屋建瓴的观点与教育方法。

我力求一节课比一节课精彩,力求将新课标理念渗透到课堂中来,力求让学生能在寓教寓乐中轻松学数学,让孩子们成为新课程改革的最佳受益者,作为新教师,风雨兼程,我一定会边学边做,做一个会思考的教育者!

——南舒雯

今天听了陈谱锦老师有关备课、上课的培训讲座,我的感想主要如下:

1、了解学情是上好课的前提,抓住学生的心理,了解学生的需求,包括学生已经学过了什么,能学习到什么,将要学习的内容,结合学情确定每次课的教学内容更能落实课堂。

2、有关备课,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如何确定,陈老师给出了很多有效的建议,例如:刷题确定重难点,根据学生实际确定难点,结合教学参考、收集各类资料研究教学内容,在未来的教师生涯中听课学习必不可少,终身学习是教师的必修课。之后会准备教学笔记本以及随笔记录本。

3、教学内容有些可以进行类比教学,理解教材十分重要,讲座上提到的“五有”如何理解如何做到令人深思,下午的教学实践中现场备了一节《有理数的大小比较》,陈老师就我们的交流活动做了点评,指出内容安排要有梯度,层层递进以及如何对本节两种方法进行择优,要进行总结。

4、陈老师提到了两点我印象深刻,为什么要写作业以及为什么要学数学,跟学生如何摆事实讲道理。

未来的教师生涯中还有许许多多需要学习的地方。

——黄超然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初中数学组的集体培训,非常兴奋,有点紧张。踏进教育研究培训院的那一刻非常光荣,这也是我第一次与初中数学组的全体新教师的一次碰面,第一次见到了初中数学教研员吴特。首先,吴特对我们提出的要珍惜培训机会,保证参加,我非常认同,我知道吴特特别忙,陈老师也特别忙,谁也不喜欢自己美好的周日花在工作上,可是吴特和陈老师愿意抽出时间来到培训院,一定是对我们寄予了某种信念,希望我们能成为推动初中数学发展的一股崭新的力量。之后陈老师开展了“创设学为中心的高效课堂”的讲座,提到了许多新教师备课时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应该如何去备课,我听得非常认真,也做好了笔记,希望自己今后在备课时能经常记起陈老师的教诲。中午陈老师也留在教室与我们共进午餐,我们向她提出了各方面遇到的难解的问题,她都一一予以回应,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使得我们之间的距离不那么遥远,她就像一个知心大姐姐一样将自己的经历无私地奉献给我们。下午的实践环节,她一直陪我们练习到下午四点半之后,如此尽职尽责,我们听课都有些劳累,而一直站在讲台上的陈老师却不见一丝疲乏,实在令人钦佩。愿自己在培训后也能有所成长有所进步。

——赖跃烁

这一次的培训是在吴立建老师的发言之中开始的。在这位老师的发言之中,他根据我们这些年轻教师的情况,在初步判定的情况下给予了我们一定的建议,一定的约定和一定的期待,可以说是为我们初次的培训开了一个好头,也让我们意识到了我们这些培训的难能可贵。

毕竟,这些老教师,特级教师和高级教师的时间都是很紧张的。他们需要给他们的学生教课的同时,牺牲周末的时间来给我们开课,这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而且,这些老师还未必有时间。

而在之后的课程之中,我们这一次的讲师陈谱锦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精彩的理论课,还给我们一定的时间来进行了现场备课和现场展示。

在最开始的理论课程之中,我收获的很大一部分是备课的要求。陈老师所讲的老师备课之中所存在的问题很多都是我正在经历和经历之后还浑然未觉的。但是,当陈老师点出来之后,我才发现,在之前的上课过程之中,为什么我会如此费力,为什么学生在我如此费力的情况下还是无法做好很好的课程学习。

“腹中有纲,胸中有本,目中有人,心中有数,手中有法”,这是一位杰出的老师应该做到的,但是,我并没有太多地触及到老师所讲述的内容中的部分。其中腹中有纲的所谓的《数学课程标准》,我想来都是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甚至在最开始的备课过程之中,我认为只要有一本参考书就足够了。但是,在后来的学习内容之中,我意识到了,知识永远是限制人类成长的阶梯。

较大的阅读量的差距,较大的知识储备差距,很可能就会造成我们对于教材的解读,教材的思考,教材的理解上的差异,甚至可以说,一个在阅读了多本书,对于教材有了更大的宏观知识上理解的人和一个对于教材仅限于教学参考书的人,有着巨大的差异。

那些人会在不自觉之中进行对自己学习过的内容进行总结,进行重新编排,思考练习,引发类比。很多的时候的灵感,取决于平时的积累和对于教材资料的学习和研读。

而这,我做的很少。

当然,老师还给了我们一些建议,学会具体学生具体分析。在这段时间的教学之中,我很是头痛和苦恼。因为我在教学九年级的时候,我的教学跟学生的学情有着比较大的出入,甚至可以说我对于他们十分低的预估,还是没有符合他们的学情。陈老师给我的建议很棒,至少在我的眼中,我多了几分将那些孩子提上一点分的可能,还有了培养学生学习下去的可能。

最关键是这一次的培训,陈老师的教学和案例的示范帮助我理解了详案的书写,至少在完成内容的制作,思考之上,我们需要围绕着我们自己的教学重难点。我们还需要思考如何突破重难点。而这一些东西,很少会在我的教案上面出现,就好像是我只是通过题目和自己的讲解来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而这些事情,本来应该是交给学生自己去思考和突破。而且,备课也不是我所想的那么简单,板书、作业、时间、反思都是需要我们进行思考的,同时,我们还需要意识到,备课的充分只是为了在上课的时候做到一定上的减法,来帮助学生学习方法,利用方法去学习问题,利用问题去解决新的问题。

最后,还在聆听其他老师的《1.4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和《2.5.1有理数的乘方》备课分享和陈老师的点评之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教学的新思路,告诉了我课堂上课时有些难点是可以分解呈现,降低学生的理解学习的难度。

这一次,收获良多。

——包叶淼

2020年9月6号,我有幸参加了初中数学教师的第一次集训,在这次集训上,我也收获满满。

陈老师建议我们准备一本教学笔记本,及时记录自己的教育灵感,并用她的经验鼓舞我们,要随时想、随时记、勇于实践。

还有知识的类比,同种同属的知识点,注意类比和归类,在设计和实践上,可以灵活运用和操作,提高教师的备课效率,节省用来备课的时间。

教学还要注意搭建知识框架,注意知识点的联系,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还有备课要注意参考2011年版的《新课程标准》,这个备课的时候要多翻阅。还有备课要多注意一些课本的细节,去揣摩每一个问题的深意,让学生深入学生,深刻体会,轻松掌握。

要想学生不用题海战术,老师自己要跳进题海。

陈老师用了一天的时间,给我们讲述了很多她自己的心得体会,我已牢记于心,将在接下去的教学实践中细细体会。

——陈琪

此次培训让我感觉回到了大学时期,与老师同学分享探讨,不断探索进步的历程。本次培训的主题是备课,空讲理论让人难以理解,但是陈谱锦老师结合实例的讲授方法让我非常直接地了解到自己平时备课时没有注意到的点以及缺乏着重处理的方面。陈老师提出的“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这句话是我在备课中最欠缺考虑的,我在备课时脑子里都是“我该如何提出这个问题”“学生会不会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从来没有考虑到对学生这一方面能力的培养,这也就导致了我上课的模式多为师问生答,我说的总比学生说的多。还有就是课标研读方面是我非常缺乏的,心中无纲,脑中无纲,那么我的备课就是非常主观片面的。这一天下来,陈老师分享了许多她自己的经验与方法,为我在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中指明了方向,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我也将在实践中更多的去体会备课的艺术。

——董曼君

这是我们第一次进行的只关于初中数学的培训,显得更具针对性,同样让我收获满满。这次的培训分为两个阶段,上午陈谱锦老师就备课对我们进行理论分析,,下午则让我们实战备课并分享。

这一天的培训,让我更深一步地理解了备课的重要性,要想上好一节课,没有备好课那是绝不可能实现的。那么要想备好一节课,我们要想做好的前期工作也是很多的,如了解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课程标准》的解读、数学教材的钻研、教学方法的选择等等。

正如陈谱锦老师培训的主题“创设学为中心的高效课堂”,如何创设,需要从备课着手。对于还是新老师的我来讲,我还或多或少的存在新老师普遍有的备课误区:重局部轻联系、重流程轻重难点、重教法轻学法、重知识轻能力。我相信,在一次次的培训,一次次的磨砺中,我会在数学教学上有所发展、有所蜕变。

——高宁宁

此次,我们迎来了陈谱锦老师关于备课的培训课程,我感觉到收获满满。恰逢下周要自己的初一学生上第一节数学课,陈老师的一些理念对我很有启示。比如,课程开始之前要和学生沟通数学的重要性,以游泳为例子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写作业也是学习的重要环节。另外陈老师指出的关于备课方面的误区,比如重教法轻学法,重内容,轻学生,恰恰是我在备课过程中所忽略的地方。我了解到我所教的初一学生喜欢被老师表扬和肯定,应该在课堂上注意学生这样的心理。最后也是最有收获的一点,我们作为新教师应该不断钻研教材,钻研课程标准,发现课程与课程之间的互通性,站在更高的角度去打磨课程,让学生理解最本质的东西。

——陈子怡

2020年9月6日,我随初中数学新教师团队参与了陈谱锦老师主讲的培训讲座,学习了许多备课方面的知识,以下是我的体会。

陈老师首先说明目前备课存在的一些问题,我感到醍醐灌顶,重流程轻重难点、重内容轻学生这些问题正是我在短暂的教学经历中出现的主要的几个问题,这也是我今后首先需要克服的。其次,陈老师说明了备课五“有”,其中“胸中有本”这一点我认为是我需要努力的,这是指我必须参透教材,理解各部分内容,寻找到它们之间内在的联系,还有一点“脑中有纲”我也需要努力,我需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了解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的要求,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学,我认为以上这两点应当排在我提升教学技能任务的首位。陈老师还无私地给予了我们一些她认为非常有效的备课经验,还辅以她自身的教学实例,让我收获了很多切实可行的方法。最后陈老师还对我们现场备课的内容进行了指导,她指出我们对七上1.4的难点处理存在不足,可以先给学生一道稍微简单一点的变式题目,再增加难度递进到该难点题目,进而解决难点。

——郑翘楚

2020年9月6日,我听了陈谱锦老师的课,深有体会。老师着重讲了备课的一些问题,以及如何备好一节课。对此我感受很深,学到了很多。比如老师讲目前备课存在的问题,我或多或少都会犯。第一,拿来主义,直接百度文库下载现成的课件教案,教材还没有理解透;第二,求新求异,总是觉得自己的奇思妙想很好,结果曲解教材;第三练习至上,借题海战术而忽视教材;最重要一点,心中无纲,只看教材。如何避免这些问题,老师讲了解决方法。胸中有纲,这个纲是课程标准。胸中有本教材,目中有人,心中有数,手中有法。要以生为本,学为中心,讲究方法。

我今天主要学会了备课的方法。特别是老师的这句:备课做加法,上课做减法让我感触很深。备课就是要备学生,备学情,备板书,还有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力争做好每一步加法。到了上课的时候,把这些备好的知识尽量传授给学生。我想,做好这些,就能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好教师吧。

——刘国洲